“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童谣中的端阳,也称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均有丰富多彩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或佩香囊等。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愉悦、健康地过好端午节,本期对粽子再做以下消费提示。 一、口味南北分甜咸,市场品种有三类。 各地的粽子馅料、形状、植物叶片用料等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北方人偏爱甜粽,多用红豆、红枣、蜜饯等,蘸白糖或淋上蜂蜜食用;南方人主要以咸为主,以鲜肉、香菇、火腿等为馅,甜以枣泥、豆沙等为馅。市场上常见有真空包装粽子(常温粽子)、速冻粽子和新鲜粽子。其中真空包装粽子和速冻粽子为预包装粽子。 二、包装粽子看标签,规定内容不可缺。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粽子时,应查看标签是否包含上述信息。不要购买、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或掩盖、补印或篡改标示的粽子。 购买预包装粽子时,还应查看包装袋是否完好,尤其注意真空包装粽子不应出现破损、漏气或胀袋等现象。 三、新鲜粽子细辨别,科学选购四步走。 购买非预包装的新鲜粽子时,首先,要选择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其次,查看粽叶是否包裹完好,粽体形状是否完整,确保无霉点、无露米和无变形,粽线应捆扎松紧适度;再者,若粽子有哈喇味等异味,表明粽子已变质;最后,不要过度追求粽叶颜色,粽叶呈墨绿、黄绿、淡黄都属于正常。 四、配料标注有次序,致敏信息勿漏读。 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并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标示,包括食品添加剂。同时,加入量超过2%的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正规渠道销售的食品,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种类和添加量,一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添加。消费者在选购预包装粽子时,可以先看看配料表,了解粽子的配料使用情况,再决定购买哪种粽子。 此外,配料中若含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及其制品,如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等,厂家可以(不是必须)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易过敏人群在挑选或食用粽子时,需注意仔细查阅配料表,以及配料表邻近位置是否有提示信息。 五、蒸熟煮透要牢记,保存方法需得当。 预包装粽子可按照包装袋标示的方法进行加工食用,要蒸熟煮透。新鲜粽子每次按需购买,最好现买现吃,趁热食用,不建议购买后存放,避免淀粉老化后粽子发硬。端午节天气比较炎热,粽子营养丰富,含水较高,容易酸败,保存时需要注意: 真空包装粽子可置于冰箱冷藏室存放,也可直接在室内阴凉处存放,常温下保质期一般为6-9个月。速冻粽子应置于冰箱冻藏室存放,冻藏条件下保质期一般为1年。打开包装袋的粽子,室温存放不应超过2小时。 新鲜粽子一次吃不完,应在冰箱冷藏条件下存放,保质期夏季一般为3-5天,冬季为5-7天;也可以先煮熟,然后装入保鲜袋中放在冰箱冷冻保藏。再次食用前,仍应蒸熟煮透;同时,吃多少、煮多少,避免反复冻融、蒸煮。另外,超过保质期的粽子一定要丢弃,不可再吃。 六、科学食用讲均衡,特殊人群应注意。 粽子中脂肪、淀粉含量较高,普通人多吃也容易积食。因此,食用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豆浆、汤羹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消化。 尽管粽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吃。由于粽子主要以糯米或其他谷类食物为原料,糯米中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另外,粽子加工时常加入动物脂肪,老年人、儿童和心血管病患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者都应少量食用。有逆流性胃炎的患者应控制食量,以免反酸症状加剧。 本期专家: 谢 晶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 黄忠民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 范大明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 田 静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室副研究员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