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探访了广东深圳的一些学校后发现,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改善校园午餐质量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借鉴。 浪费:家长理解、校长无奈 孩子在学校吃饭的雷秋(化名)之前并没有关注过学校午餐的问题。“孩子在学校就餐的话,家长一般就关心卫不卫生,营养搭配科不科学,一般不太关注孩子到底喜不喜欢吃。”雷秋说。 万伟(化名)的女儿在原关外地区的一所小学,女儿反映每天中午都会因不可口而倒掉一些饭菜。万伟没有责怪孩子,“学校的大锅饭怎么能好吃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雷秋、万伟这么想的深圳家长比较普遍,他们没法让孩子回家吃饭,对学校的午餐也期待不高。 给学生提供午餐似乎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有义务协助为孩子们提供安全且有营养的午餐,但吃饭本来就是众口难调的事情,所以饭菜是否可口、学生会否浪费,学校往往很难保证。 好吃:市场运作、家校监督 在采访中,一名初中生和一名高中生反映他们学校的饭菜可口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他们都是深圳市红岭中学的学生。据介绍,红岭中学的食堂每天提供套餐和自助餐等不同选择,自助餐中一般都有10个菜,此外包子、饺子、馄饨等面食也一应俱全。 红岭中学是如何解决吃饭难题的呢?诀窍就在于市场化运作加家长与学校的监督。以红岭中学的高中部为例,校园内设有两个食堂,一个是市教育局统一招标引入的,另一个则是由家委会主导、学校参与,双方共同遴选出来的。家长和老师代表走访了七八家大型餐饮企业,进厨房、看基地,在实地考察后选出最好的3家企业进行招投标。在经过企业介绍方案、答辩和评委试吃三道程序后,由全校以及各年级家委会的70多名委员投票选出中标的餐饮企业。 不仅引进食堂的方式有创新,红岭中学在食堂的后期管理上也有一套严格的规范。该校成立了由家长、老师和工会委员代表以及校医共同组成的食堂管理委员会,早上食堂进货时,食堂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会索取所有肉菜的出产证明;校医则使用学校自备的仪器对蔬菜水果等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中午开饭前,还会有家长代表来检查当天菜品的卖相、口味等。如此市场化的运作和严密的监督检查,使运营食堂的餐饮企业不敢有半点含糊,每天都尽心尽力地给学生们提供安全可口的饭菜。 红岭中学的实践证明,安全营养与美味可口并非一对矛盾,只要适当引入竞争,完全向家长公开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当然学校也要认真履行义务,让孩子们在学校吃得饱、吃得好,避免浪费也并非难事。 微信公众号:食品质量管理同步,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想交流了解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后留言或加客服微信food-qm为好友,备注“公司-岗位-产品”。 编辑:foodqm
|